垂体功能减退性危象(简称垂体危象)是垂体功能减退症患者,未经系统、正规激素补充治疗发展至后期出现的多种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失调,是危及生命的危重症之一。垂体危象的发生主要是肾上腺皮质功能和甲状腺功能缺乏导致。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缺乏,机体应激能力下降,在感染、腹泻、呕吐、脱水、饥饿、创伤、手术、麻醉、寒冷及安眠、镇静剂等情况下而诱发危象。
垂体危象是一种误诊、漏诊率较高的危重疾病。老年患者突发原因不明的昏迷,容易漏诊垂体危象。垂体危象常见误诊原因包括低血容量休克、低血糖昏迷、老年痴呆、电解质紊乱、脑梗等。"
腺垂体功能减退的病因
获得性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的原因包括:
①垂体肿瘤:鞍内、鞍旁;②缺血性坏死:产后、糖尿病;③感染性:脑膜炎、脑炎、梅毒等;④医源性:手术、放疗;⑤垂体卒中。遗传性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的原因包括:①遗传性疾病:Prader-willi;②受体疾病:leptin受体等;③垂体发育障碍;④转录因子基因突变。
继发性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的原因包括:
①垂体柄破坏:创伤、手术、肿瘤;②下丘脑及中枢神经系统病变;③其他病变。
垂体危象诱因大多为感染、发热。在垂体功能减退基础上出现如下情况,易诱发危象:
1.各种应激,如感染、腹泻、呕吐、失水、饥饿、寒冷、急性心梗、脑血管意外、手术、创伤;
2.麻醉及使用镇静药;
3.降糖药。
垂体危象分型
垂体危象的临床表现有以下几种类型:
1.低血糖昏迷
患者抵抗力低,易发生感染,可伴高热;并发生神志不清,昏迷。
3.失钠性昏迷
患者因进水过多(如水利尿试验)引发水中毒。患者因皮质激素缺乏,对水代谢的调节能力减退,当过多输液与饮水后,易发生水中毒性昏迷。水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虚脱,精神错乱,抽搐与昏迷。患者可出现水肿和体重的增加。
5.低体温性昏迷30度)。
6.垂体切除术后昏迷
由于垂体瘤内急性出血所致。起病急骤,头痛、眩晕、呕吐、视力下降、失明、甚至休克、昏迷。
8.镇静与麻醉剂所致昏迷
诊断关键
1.对于昏迷或神志不清的病人,鉴别时考虑垂体危象的可能性;
2.重视引起腺垂体功能减退有关病史;
3.探寻诱因;
4.注意阴毛及腋毛脱落、乳房萎缩、乳晕色浅、皮肤苍白及干燥、低血压、低体温、黏液性浮肿、心动过缓等皆是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的主要临床特征。
1.昏迷的逐渐出现——误诊为脑卒中;
2.伴有颈项强直 ——误诊为癫痫;
4.伴有心率缓慢——误诊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
6.曾服用麻醉药
垂体危象的处理
1.补充葡萄糖和水与电解质:
50%葡萄糖液60ml迅速静注,继以5%的糖盐水。
2.补充糖皮质激素:
50~100mg/6h,加入到24h总量
激素选择注意事项
有感染性休克者,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有周围循环衰竭者应补充血容量,用升压药;低体温毛毯保温并口服甲状腺激素,用甲状腺粉片,T3,可每小时静注
另外,应注意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消除患者焦虑;保证患者营养,鼓励清醒后进食;提醒患者尽早活动;避免诱因。
预防措施
1.早期发现,及时诊断
详细询问病史,尤其是月经。生育史,女性产后大出血史,垂体手术史及头颅外放疗史,及早发现有诊断意义的体征。
2.不明原因乏力、食欲减退、胸闷、水肿、嗜睡、毛发脱落、性欲减退等表现都是腺垂体功能减退症及垂体危象的临床征兆;对慢性腹泻患者如有不明原因的低血糖、低血钠、低血压休克、意识障碍等应高度疑诊该病及垂体危象,及时检查垂体激素,及早给予激素治疗,避免垂体危象的发生,降低病死率。
3.对于垂体功能低下病人,慎用镇静、降糖药物,积极防止感染及应激刺激,以防垂体危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