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腺疾病高峰论坛:激素治疗是要坚持终生的!

2019-12-22

  8月31日,由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性腺组主办,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协办的「第三届北京协和下丘脑-垂体-性腺疾病高峰论坛」在宜昌成功举办。

01.jpg

  “激素会伴随人的一生,性腺疾病的治疗也应该是坚持终生的。”大会主席伍学焱教授介绍。

  伍学焱教授带领的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性腺团队,多年来致力于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和垂体柄中断综合征等疾病的研究。性腺团队经大量临床研究发现,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的患者通过激素替代疗法,重建下丘脑-垂体-靶腺的功能,让患者实现从生长到发育再到生育的跨越。

02.jpg

  大会还邀请了老K之家发起人潘龙飞,作为患者代表给医生们讲述患者及病友组织的故事,病友组织在患者和医生之间发挥着的“桥梁”功能,就像下丘脑、垂体一样,与生命延续、生殖健康、生长发育息息相关。

  潘龙飞发言视频

  大会开幕,伍教授教授用浅显易懂、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解了卡尔曼氏综合征、垂体柄阻断综合征、Turner综合征和PWS的研究新进展、诊治。卡尔曼和低促患者需要根据年龄、身体情况和不同需求而谨慎选择治疗方案,多种治疗方案之间可以相互切换。男性应坚持终生治疗;女性应持续治疗到正常女性的更年期。

  刘家恩教授讲述Turner综合征借助遗传学检测,发现不育不孕的原因,选择对症的治疗方案,预防有遗传缺陷胎儿的出生。

  王曦博士通过男性芳香化酶缺陷症的病例,讲述男性雌激素过多会导致乳房发育,睾酮分泌被抑制,骨骺提前闭合;雌激素过少,骨量减少、骨质疏松,骨骺延迟闭合,身材高大比例失调。

  刘兆祥博士结合数百例研究数据及最新研究进展对低促患者接受HCG/HMG生精治疗的对比。结果显示,促性腺激素可有效促进患者精子生成,伴隐睾的低促患者经过促性腺激素治疗后仍有一半可成功生成精子。

  马婉璐博士结合上百例北京协和医院的数据阐述了,低促性腺激素性腺功能减退(HH)可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特发性(IHH)为器质性,有Kallmann综合征(KS)、嗅觉正常IHH(nIHH)等。结果显示,每周1次双促治疗HH生精成功率为82%,HH每周1次双促治疗中位精子生成需24个月,与每周两次注射双促治疗中位精子生成15个月相比,能获得相近的疗效,并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茅江峰教授、郝明博士和郑俊杰博士结合100多例GnRH泵和双促治疗HH患者的生育效果。结果显示,部分HH患者较Kallmann患者生精率更高,生精时间更短,精子浓度更高,发生逆转的概率更大。GnRH泵可以提高患者依从性,生精速度也较双促更快,但是双促治疗的睾酮浓度比GnRH泵要高。所以GnRH泵和双促治疗,两种方式可以相互切换。

  黄奇彬硕士分享了3个病例表明,性激素对骨骼成熟以及骨密度维持具有重要作用,性激素治疗还可改善骨密度和全身炎症状态。

  王曦博士讲述,成年男性睾酮低下可有性欲下降、肥胖、抑郁、睡眠障碍等临床表现,相关研究表明糖尿病与低睾酮间存在一定的互为因果关系。建议低促和克氏综合征患者要持续让体内睾酮维持在正常值,并加强运动,合理减肥。

  前中国篮球运动员,身高2.35米的孙明明带来“协和医术与我的高度”的分享。

  “小胖家园”创始人林晓静带来“小胖威利之声:生命之光”的分享。

  “老K之家”发起人潘龙飞带来“卡尔曼之声:用爱嗅青春”的分享。

  “袖珍人之家”发起人袁纳纳带来“袖珍人之家:用正能量改变命运”的分享。

04.jpg

  北京协和医院茅江峰副教授致闭幕词,本次大会报名参会200余名,共有38个讲座发言,演讲主题涵盖生长发育、下丘脑-垂体、生殖内分泌、干细胞移植、肠道菌群以及抗衰老等多个领域,时间跨跃了从幼儿到老年的一生,内容丰富多彩。对不远千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同仁的参与、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此次下丘脑-垂体-性腺疾病高峰论坛,老K之家还进行了3段直播,有需要观看回放的朋友可以关注老K之家发起人老K龙飞的“一直播”账号,ID:46952041,将会有更多大会的精彩内容,期待你有不一样的发现哟~


分享